爱奇艺升级客户端(爱奇艺升级到v7)

太平洋在线下载 26 1

  【军武次位面】作者:周禹

  近代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这些国家除俄国以外,基本都是从海上叩开古老中国的大门。在这种形势下,沿海地区取代了长城沿线而成为了我国国防新的前沿阵地。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海防问题逐渐成为了朝野关注的焦点。洋务运动启动以后,中国海防建设也随之取得了重要进展,厦门的胡里山炮台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兴建的。

▲厦门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东南端海岬突出部,其历史可追溯至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石壁炮台。1841年8月26日,英国侵略军集中36艘舰船和2500余名士兵对厦门发起了进攻,守卫厦门的清军在闽浙总督颜伯焘的率领下顽强抵抗。但由于清军战力孱弱、装备落后,再加上忽视了后侧的防御,开战仅两个多小时,石壁炮台便被英军攻陷。是役清军有包括1名总兵在内的8名军官阵亡,另有324名官兵牺牲,而英军仅有1人死亡,16人受伤。

▲反映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绘画作品

  鸦片战争的战败使清廷认识到了海防形势的紧迫性,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以后,海防建设更是成为了清廷上上下下经常惦念的要紧之事。1874年,清廷拟在厦门原石壁炮台旧址处兴建规模更大、防御能力更强的胡里山炮台。但由于开销巨大,花费甚多,结果导致胡里山炮台的建造工作一波三折,直到1896年11月,整座炮台才正式建成。

  由于胡里山炮台战略地位重要,清廷特地从德国购置了一批先进火炮来充实炮台的防御力量。这些火炮包括2门280毫米大炮,2门120毫米副炮,12门90毫米小炮,以上火炮均由大名鼎鼎的克虏伯公司制造。为了购进这批火炮,清政府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其中仅克虏伯280毫米大炮每门就要花10万两白银(内含运费和保险费)。

▲克虏伯兵工厂的铸炮车间

  胡里山炮台配备的克虏伯280毫米大炮总重量达87吨,该炮总长为13.9米,其中炮管长11.2米,最大射程为19.76千米,射速为每分钟1至2发。该炮可使用爆破弹、穿甲爆破弹等弹种,这些炮弹均为分装式结构,既弹头与发射药两者是分开的。该炮的发射药分为强装药、正装药和简装药三种,其中强装药的装填量为71—75.5千克,正装药的装填量为35.5—35.75千克,简装药的装填量为17.75—18.88千克。该炮每枚发射药药饼都有蜂窝状小孔,其目的是容纳空气以便在射击时发挥助燃的作用。

  由于炮体巨大而沉重,克虏伯280毫米大炮在战时需要30人方才能操作,这其中10人负责水平瞄准,10人负责俯仰角瞄准,另外10人则担负搬运、起吊和装填炮弹的工作。该炮曾于1987年3月28日进行了试射,由于威力巨大,竟将附近曾厝埯一带的民房震塌。

  胡里山炮台以花岗石条为建造材料,并配以乌樟树汁、石炭、糯米及泥沙夯筑而成,从而使该炮台成为了一座十分坚固的建筑。胡里山炮台由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组成,总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胡里山炮台内部设有暗道,并建有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和山顶瞭望厅等专用建筑物。胡里山炮台总体呈半地堡式半城垣式结构,在建筑风格上兼具中西两种不同的设计元素。

▲厦门胡里山炮台克虏伯280毫米主炮后视图

  胡里山炮台地处海防战略要地,堪称是屏护厦门的枢纽性海防火力点。战时胡里山炮台若与东面的白石头炮台相配合,则可以阻截试图进入厦门水道的敌军舰艇;若拦阻失利,则胡里山炮台又可与对岸的屿仔尾炮台一道,以交叉火力杀伤驶入厦门水道的敌军舰艇。由于上述重要作用,胡里山炮台也被称做为厦门的“天南锁钥”。

  和处在历史大漩涡中的所有人与物一样,胡里山炮台建成以后也历经了时代风雨的多次冲刷洗礼。1900年8月24日,由于日本僧人故意纵火,位于厦门的日本东本愿寺布教所发生了火灾,日本方面遂以此为借口派海军陆战队在厦门登陆。得到日军登陆的消息后,胡里山炮台守军迅速进入战备状态,并将炮口直接瞄向了鼓浪屿海面的日本军舰。日本方面慑于胡里山炮台重炮的威力,再加上英、美、俄、法列强的强烈反对,被迫于8月31日撤走了登陆部队。

  1908年10月29日,正在进行环球航行的美国海军“大白舰队”抵达厦门,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活动。此时此刻,虽然胡里山炮台依旧是中国海防要塞中的骄子,但在8艘美军万吨巨舰面前依旧显得单薄无力,这种强烈的反差喻示着清廷国势的衰落与社稷的倾颓。

爱奇艺升级客户端(爱奇艺升级到v7)-第1张图片-太平洋在线下载

▲美国海军的大白舰队

▲清政府为美国海军大白舰队军官举行欢迎宴会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全面抗日战争正式爆发,胡里山炮台再度肩负起了抵御外敌入侵的重任。1937年9月3日清晨,日军派出由2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对厦门发起了进攻,与此同时6架日军轰炸机飞抵厦门上空,对当地的军事设施进行狂轰滥炸。守卫炮台的国军官兵在总台长张元龙的指挥下沉着应战,奋勇抵抗,双方激战至上午10时,日军舰队不支败退,日军的箬竹号驱逐舰在此战中被胡里山炮台的大炮击沉(一说被击伤)。

  1937年10月26日,日军攻占了金门,此后厦门的防御形势日趋严峻。日军依仗其在实力上的优势,对厦门发起了多次进攻,但均被我岸防部队击退。1938年5月10日,日军集结了由1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4艘运输舰组成的强大舰队,在20多架飞机的掩护之下,对厦门再度发起大举进攻。面对优势日军的疯狂猛攻,胡里山炮台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因敌我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守军最终寡不敌众,胡里山炮台于5月12日下午失守,厦门也于次日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

▲日寇攻占胡里山炮台

  1957年,胡里山炮台的2门克虏伯280毫米大炮中的1门曾被拆掉炼钢,另一门也是在当时厦门市委书记袁改的干预下才保存了下来。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厦门对敌有线广播站在胡里山炮台正式成立,历经风雨洗礼的古炮台又在新时期成为了我军对台政战工作的前沿阵地。

爱奇艺升级客户端(爱奇艺升级到v7)-第2张图片-太平洋在线下载

  现如今胡里山炮台存留至今的那门克虏伯280毫米大炮已成为了名声在外的炮王。2000年4月15日,我国国家文物局确定该炮为“世界现存19世纪制造的最大、完整保存在炮台原址上的后膛海岸炮”。2002年1月28日,德国埃森克虏伯历史档案馆的两位资深专家签署声明确认:“中国厦门胡里山炮台保存的大炮是世界上现仍保存在原址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十九世纪海岸炮。”

▲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280毫米主炮

  胡里山炮台的历史堪称是中国近代海防史的缩影,这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悲怆与艰辛,这里同样也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与不屈。在整体国防力量孱弱的大背景下,克虏伯巨炮震天撼地的怒吼无法改写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胡里山炮台就像一部展示在后人面前的厚重史书,它用饱含血泪的字句告诉我们,一两件威力强大的武器并不足以改变战争的进程,惟有以雄厚的综合国力和先进的社会制度为基础,方才能实现国防力量的巩固与壮大。

  参考资料

  台海网

  搜狐网

  厦门网

  网易摄影

  360doc个人图书馆

  《军武次位面》是中国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军事节目之一,每周五在网易、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凤凰网、乐视、秒拍、小米、A站、B站、风行等二十多家网站同步更新,在年轻一代军迷中有着很高的人气,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节目更新。

标签: 爱奇艺升级客户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