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电诈遭受重创,印度坐稳“电诈王国”宝座,专门坑美国人

太平洋在线 79 5

最近这几天,各大社交媒体纷纷被“缅北电诈”刷屏,随着同盟军反攻进入尾声,果敢四大家族的核心成员也纷纷落网,并被移交给中国警方,他们旗下的电诈集团也随之土崩瓦解,真是大快人心。

一个月把一年的活都干完了

截至目前,已经有3.1万名电诈成员被移交中方,可是忙坏了临沧警方,忙碌程度堪比双十一当天的快递小哥。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诈骗团伙在缅北深耕多年,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清除干净的。除了已经逃出果敢的那些,缅甸妙瓦底也有数量庞大的电诈园区,这也是缅北被称为“电诈王国”的原因。

但其实,世界上还有一个比缅北更大的“诈骗帝国”,它就是印度。缅北电诈主要的目标群体是中国人,印度电诈面对的可是十几亿英语人口和好几亿印度人。

大家都知道,搞电诈最基本的一点,是要能和被骗人说上话,要是语言都不通,谁愿意耐着性子听你说那些忽悠人的话?缅北的诈骗团伙也都是中国人,是因为在国内混不下去,才会把窝点转移到缅北这种“三不管”地带。

印度一电诈中心的电话

展开全文

同样的道理,印度电诈团伙之所以能骗到美国人,也是因为语言相通。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受过教育的人都会说一些英语,虽然有股浓浓的咖喱味,但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改正,比其他非英语国家的底子要好很多。

也是因为这一点,印度才得以承接美国的呼叫服务产业。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把一些技术含量不高但又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外包给印度,其中就包括电话呼叫服务。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印度客服人员上岗前需要接受培训,就像我们接到的通信公司客服一样,讲话没有口音,语气彬彬有礼,语速控制得和机器人一样,听上去十分专业。

但并不是所有经过培训的人都能成为客服,美国满打满算也就3亿多人,用不了那么多电话客服。那些被淘汰的培训人员心生一计,利用手中的人脉和资源,搞起了电信诈骗。

你好,你的钱包准备好了吗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本身就没有多高的保密性,就算不是电诈,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收到过推销电话,就是因为我们的信息被贱卖了。

印度电诈也是如此,在暗网上,只需要花5000卢比就能买到100万人的数据,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每100个人的信息只需要花费人民币4分钱。这都不能用低成本来形容了,几乎称得上是零成本。

拿到客户信息后,印度诈骗犯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实施诈骗:

最好用的一招,是冒充国税局工作人员。美国的国税局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不管你是天王巨星,还是总统高官,只要被查出有税务问题,他们能追你到世界末日,且国税局的武装力量在美国国内排名第三,仅次于五角大楼和国民警卫队,动不动就扛着冲锋枪催收,吓得人们唯恐避之不及。

国税局可不敢惹

所以,只要诈骗分子自称来自国税局,接到电话的人已经没了一大半气势,接下来大概率会按照骗子的指示一步步操作,以解决自己的“税务问题”,也算是拿钱消灾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远程给用户电脑种植病毒软件,不停地跳出来一些弹窗,这时电诈人员就会打着修理人员的幌子,向受骗者收取修理费。

这只是第一步,毕竟修理费也没有多少钱,第二步才是至关重要的。客户把钱转过去之后,就会有另一个诈骗人员打电话,说刚才那个人是骗子,你的信息已经泄露,然后诱导受害者反复核对自己的账户信息,从而窃取密码。

其他各种手段也屡见不鲜,在这个雁过留痕的时代,一个人做了亏心事总有办法能打听到,骗子们只需要瞄准受骗者的软肋,一坑一个准。

FBI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一年中,美国公民光是记录在案的被诈骗金额就超过10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700多亿,其中,老年人是受骗最多的群体。

电诈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和缅北不同,印度的电诈人员不是被坑蒙拐骗的,更没有嘎腰子、卖器官这类胁迫行为,他们完全是出于自愿。因为他们觉得,美国人那么有钱,被骗点也没什么,所以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印度警方又是出了名的不管事,本国人受骗还懒得管呢,更何况是美国人。美国政府更不可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印度抓人,以至于印度诈骗集团不仅没被端掉,反而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缅北诈骗集团日渐式微,往后印度这个“电诈之王”的宝座,怕是更没人能撼动了。

标签: 王国 北电 印度 重创 宝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